当前位置:

五郎溪村:省里派来的扶贫队长像个“乡巴佬”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慧 编辑:陈珏 2016-08-22 08:19:3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驻芷江县五郎溪村工作队队长费志勇(右)来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有没有回报无所谓,既然做了,就应该给扶贫点画上圆满句号。”一年多时间来,这个省派的费队长带着感情在真扶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 怀化报道

  五郎溪村,这是一个距离芷江县城有30公里的偏远山村。全村2008人,15个村民小组,2014年贫困人口是142户504人,低保户114户194人,五保户15人。进村交通不便,除了金银花产业有一定收入,村里其他产业几乎没有收益,因为贫穷,村里社会矛盾较多。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下,2015年4月14日,湖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驻芷江县五郎溪村工作队进驻。

  展现在扶贫队长费志勇面前的是一盘散沙场景,道路坑洼、村民无致富路经、思想守旧等一系列难题。放眼整个村庄,着眼每个村民,无论是整体和个体,都离脱贫目标相差甚远。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拔掉五郎溪村历史遗留下来的“穷根”?重重困难压在了新到任的扶贫队长肩头。

  一张床、一盏灯、一间房、一个人,费志勇开始了艰难的精准扶贫历程。

  到村第二天,当大家知道费志勇是新来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时,他已经爬上了西晃山。

  在西晃山半山腰,有一组多村民因居住地交通不便,生产生活落后,涉及移民搬迁。费志勇下到这40多户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调查,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其中有30多户村民不愿意搬离原居住地。费志勇拿此情况和湖南沅陵某扶贫点移民搬迁作比较,考虑到村里暂无合适的集中搬迁点,况且修路成本300多万元,而集中移民搬迁费用将达700多万元,还涉及今后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费志勇立马拍板进行修路。

  2015年7月,一条3.3公里长、4.5米宽的通组公路开工建设,2016年7月,该路修建完成,上山路一拉通,直接通户,老百姓为费队长拍手叫好。

  殚精竭虑,找准脱贫的路子

  费志勇清楚意识到,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弱、村民思想封闭是造成五郎溪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如今,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脱贫任务,要把穷根拔掉,首先要把思路和规划搞精准,必须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要脱掉几层皮才行。

  精准扶贫到底要了解什么东西,如何精准帮扶?没有可复制经验学习,甚至村一级资料也不齐全,费志勇只得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咨询省、市、县扶贫办,不断拜师求教,一步一步尝试,节奏不可过快也不能过慢。

  驻村第三天,得知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4月18日将到五郎溪村调研,如何向书记汇报好五郎溪村的情况和工作队以后的工作设想,让书记了解真正的五郎溪村,也让组织对工作队放心,让村民对工作队充满信心,费志勇没日没夜的收集村里各方面的情况,汇报时不断换思路,变角度,提出五郎溪村3年帮扶思路和规划,这次汇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他后来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让全村人摆脱贫困,单靠一时热情,单凭主观臆想是办不成大事的,必须详尽掌握致贫的根本原因,为历史遗留的贫困把脉,找出脱贫路子。

  也就是这样,费志勇带领着村干部对540多户农户前后6次挨家挨户走访,花了近2个多月时间深入调研,将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摸底清楚。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比较规范的走访调研问卷表, “一看五评九不评”贫困户精准识别指标体系(一看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五评住房条件、生产资料、劳动能力、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对具备明显不贫困的标志、违法乱纪、不务正业等九类情况进行“九不评”)。费志勇根据村里的基本情况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精准扶贫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老百姓感同身受,一村一策找准了穷根,一户一策帮到了点子上。精准脱贫科学确定年度脱贫人数,总的原则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分步脱贫,最终达到全部脱贫。

  攻坚克难,拔掉脱贫的穷根

  中央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方式,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对于五郎溪村来说,拔掉穷根关键靠发展产业,充分调动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在全村打响轰轰烈烈的产业脱贫攻坚战。

  费志勇无论是制定一村一策,还是一户一策,都把发展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让具备生产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产业发展计划。过去的五郎溪村,村民们种水稻仅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金银花。费志勇带着大家将500多亩荒田重新开发利用,在扩种原有产业金银花的基础上,精选了蓝莓、黄桃两大种植业;发展养蜂、养鸭等养殖业;修建缝纫加工厂、保健酒加工厂、金银花加工厂等加工业;建造60千瓦光伏发电产业等,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产业发展落实到户到人。

  光伏发电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十大脱贫产业。费志勇了解光伏扶贫的政策和光伏产业的特点后,认为五郎溪村适合集中建造一个光伏发电站。于是在后盾单位湖南省委政研室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500强企业北京新华联集团进行对接,经过半年多几十次的交流、交涉、合作、谈判,最终使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落户五郎溪村,7月20日实现了并网发电,年发电量6万多度,年稳定增收7万多元,使五郎溪村的光伏扶贫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蓝莓产业是五郎溪村产业体系中的标志性产业,一篇《芷江的蓝莓熟了》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这项产业的落地,从贫困户增收出发,也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费志勇敏锐察觉到了发展蓝莓这种高端经济作物能够加快脱贫进程。通过去长沙多次考察,寻找蓝莓销售合作公司,找投资资金,与贫困户沟通,最终发动贫困户种植蓝莓152亩。5亩的蓝莓示范基地1年挂果,收购价60-80元1斤,1亩蓝莓能帮助贫困户创收3万多元。看到蓝莓产业的美好前景,老百姓清楚地记得,2016年元旦,费志勇为了种下去的蓝莓树苗能够达到标准,冒着严寒守在田间地头3天,正是由于他的认真,才实现了蓝莓产业的成功。

  有了产业发展,村民赚到了收入,尝到了甜头,对扶贫工作队寄予厚望,大家都想抓住发展的机会,很多村民脱贫致富积极性很高,村里民风也变好了。

  田达海是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当灾难来临时,感觉天快塌下来了,他觉得生活没有了希望。费志勇多次走访摸清情况,帮助田达海创业。记者见到田达海时,他正在来回给成鸭装车,尽管安上假肢后行走并不太协调,但并不影响他赚钱。今年已经卖出第一批8000多只鸭子,每只鸭子能赚2元左右,已经有1万6千多元收入,一年可卖出六批鸭子,整个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谢费志勇这个扶贫队长通过整合残疾人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残疾人养鸭创业,并经常过来问情况,帮忙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经常看到他为了我们村的发展跑里跑外,一心一意在做扶贫事业,真正把老百姓放进心里,不断想着如何脱贫、如何致富。”在五郎溪村养蜂达人张成政眼里,费志勇队长就是一个给他们找赚钱路子的热心人,通过费队长的帮忙宣传,他去年成功卖掉了1400多斤蜂蜜。作为党员的他,现在通过上党课、学党章,思想开放了,在费队长的鼓励下,62岁的他成了芷江县西晃山野生土蜂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村里建了5个养蜂场,带领全村26户养蜂户养蜂200多箱,年创收20多万元。

  严于律己,降低脱贫的成本

  费队长在群众眼中除了霸蛮,还是有名的“抠门”。从芷江县城到达五郎溪村, 30公里的车程,有400多个弯道,山路颠簸,来回易晕车,多的时候每天要来回4趟,为了方便工作,原来芷江县委给他派了辆车,后来他发现开支太大,用了两个月就果断退回车辆,经常来回坐班车,到今,他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有400多个来回。

  “出去办事我经常乘坐公共汽车、搭的士、坐摩的,扶贫资金有限,这样可以省钱。”2016年2月1日(农历2015年12月27日),费志勇赶往五郎溪村召开年终总结大会,此时通往五郎溪村的路已经冰封近一个月,一般的车子进不了村,只有坐在1辆车轮打着铁链的公共汽车上缓行,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一次足足开了有3个多小时,费志勇到达村里时,村民十分感动。

  2015年8月1日,费队长带着五郎溪村村支书田昌英、村主任谭厚军到炎陵考察黄桃,不料刚到炎陵的当晚就接到芷江县委办的通知,第二天中午前赶到省委党校汇报工作。费队长和村主任谭厚军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从炎陵租了一辆皮卡车却进不了长沙城,无奈在株洲换车,一直到中午12点赶到省委党校都未吃上早餐。在汇报完工作送谭厚军回芷江时,顶着太阳走路1000多米将谭厚军送到地铁口,在谭厚军看来,这个扶贫队长很节省,没架子,把自己看做普通村民,做事时是“乡巴佬”形象。

  “贫困是五郎溪村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问题,现在要利用2到3年的时间解决此难题,并要为全省作示范和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压力可想而知。”费志勇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果,他果断提出要用全省省派工作队争取扶贫资金的平均数干出全省最好的效果,要真正让贫困户得实惠,让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真正落实到实处,于是他对扶贫资金把握十分精准,很“抠门”。

  扶贫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监督是需要花钱的,为了做到资金和项目精准,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依法依规进行公开招投标,每一个花钱的环节,都是取最低的标准;为了减少不必要开支和节省时间加快进度,制定《五郎溪村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对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施邀请招投标;各项目都由村干部担任负责人,严格按照资金项目精准要求进行管理。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在质量监督上,费志勇毫不含糊,不怕得罪人,在花适当的钱请专家监督下,他自己都要到现场进行监督。今年8月,一天内他步行20多公里,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专家指导下,将全村所有新修的通组公路、机耕道进行了全程细致的检查监督,村民对此纷纷称赞。

  “个人有没有回报无所谓,既然做了,就应该给扶贫点画上圆满句号。”一年多时间来,这个省派的费队长,将热血抛洒在五郎溪村的土地,扎根贫困点,五郎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五郎溪村26户102人贫困对象人均年收入超过2850元,如期实现了脱贫,贫困户高高兴兴签字脱贫“摘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扶贫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