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红联村:山沟沟里引来一群“金凤凰”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忠武 编辑:洪政 2016-10-23 15:06:26
时刻新闻
—分享—

学员们正在探寻龙溪旅游发展之路

  红网张家界分站10月22日讯(分站记者 杨忠武)“龙溪,一条有着传说的溪;三眼洞潭,一个有着传说的潭。走进谷口,一个深潭跃然入眼,潭水绿绿清澈却不透底,因为潭很深。溪水很纯净,小鱼很多,一群一群的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让你都不忍去掬一捧,生怕惊扰到它们。”这是市委党校第44期科干班班主任丁开军的民情日记所描写的一段游历龙溪的话。

  龙溪,位于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红联村,该村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之一。为了拔出穷根,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金岩土家族乡乡长卓广利用在张家界市委党校科干班下乡驻村的机会,将市委党校第44期科干班第2组成员带进金岩土家族乡红联村,开展为期一周(10月17-21日)的访贫问苦、户外旅游线路调研、与民同乐、与民劳作、召开村委座谈会等系列驻村入户活动。

科干班一行11人来到红联村

  精准扶贫 撬动乡村新时代

  红联村现有村民1400余人,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近1000亩,林地6000多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改善,长期影响了村民的生活。为此该村成为张家界市地税局2015-2017建扶村,同时也是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刘革安的联系点。为了借助如此优质的帮扶资源,响应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该村始终将脱贫攻坚的任务摆放在首位。

清晨中的红联村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

  现如今,通往该村的桥梁已经开建了,水电基础设施完善了,乡村道路也正在加紧拓宽之中,猕猴桃基地、葡萄种植基地、黄花菜种植基地、垂钓基地也小有规模。如何探索发展之路,寻求致富之路,成了村支两委与当地百姓无时不谈的话题。为此,市委党校科干班成员,利用驻村入户体验式学习调研,为该村实地把脉,深挖红联村的未来发展之路,为该村迎来美好新时代助力加油。

红联村鸟瞰图

  科干班成员朱峰林表示,红联村应该着眼未来,努力思考如何把输血功能变成造血功能,不仅要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还需要吃透政策,规划好布局,促使红联村把旅游与产业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园、乐园。国家不怕百姓富,只要有想法,有思路,就有办法解决实际困难,让精准扶贫,撬动乡村发展新时代。

  乐享龙溪 三眼洞里有传奇

  调研龙溪,是这组科干班学员的户外旅游考察内容之一。龙溪是红联村的大动脉,整条溪穿村而过,从前叫俩溪。因这条不大不小的溪流又由两条小溪汇集而成,一条叫烟子溪,一条叫壑溪,所以“俩溪”有两条小溪合成之意。

  古代的“俩溪”山清水秀,溪流平缓,一条发源于桃花源东西走向的山脉,直到俩溪畔,被俩溪的“之”字拐割断。就是在这“之”拐处孕育了三条龙,传说是三条凶猛无比的孽龙。为治服这三条孽龙,同时在孕育孽龙的下游,分三个地方孕育着三个神物。一个是在该村沙岗下孕育而出的神箭,一个是在羊公老山下孕育出的一只神鸟,还有一个是在俩溪出口处孕育着的一匹神马。

学员朱敏敏正在拍摄龙溪美景

  传说孽龙要出山了,这天,天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洪水猛涨,三条恶龙一齐从石洞中出来,将对面溪岸冲毁,笔直向下,沿路农田变洪流。神箭发现了,一箭射死为首的一条,这里现在是一个小潭,人们叫它射龙潭。另外两条继续向下飞奔,直到羊公老山下,神鸟出动了,啄死了一条。鸟龙大战的地方,现在也是一个小潭,人们就把它叫做鸟龙潭,剩下一条恶龙,力量不大了,只好回到原来的溪流中,随洪流往下,直到与九渡溪汇合的地方,才被神马踩死。

遗留在龙溪之上的发电站

  三条恶龙出世,没出俩溪被制,因此,这三条恶龙只是把俩溪改道,原来溪流的“之”拐没有了,成了一条笔直的水路,原来农田区成了流水,原来的溪流成了畦地,后来,被猪公老的公猪和猪娘凸的母猪齐心协力一嘴攻下半边鸡公山,给填平了。现在也变成了田园。因为有了这三条恶龙改道溪流一事,人们把俩溪便改名为龙溪了。

传说中的龙溪三眼洞

  记者随同科干班的成员沿溪而上,发现有一深潭,数丈不见底,随同做向导的村长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眼洞”。而三个岩洞刚好又在水潭之中,据说,人从水面往下,水里是由亮变黑,又再由黑变亮,因此,三眼洞水底一片光亮,什么都能看清楚,而从上面看只能看到一片蓝得发黑的深潭。为了见到三眼洞的真实面貌,好几位学员置身潭中,一探究竟。

畅游在龙溪,学员们感觉是一个天然浴场

  继续往上走村主任说这条溪一直进去是2O公里无人区,是一条原生态的溪谷。沿溪不断发现这里的岩石很有特色,圆润、干净,常年溪水的冲刷形成造型奇特的岩石群,有点类似冰臼地貌。走到跳鱼潭,那弧形的一段岩石群就像是龙的牙齿,一颗一颗的,不会是鲤鱼跳龙门才曰跳鱼潭的吧,潭的右手边形成了千页岩左手边却是一个一个圆形的石头群。跳入潭中,水清凉却不彻骨,深处不着底浅处脚踩的是柔软的细沙却不见一粒鹅卵石,真不知下游那么多石头从何处来上游的石头又去向何处了,怎到了这个跳鱼潭就消失殆尽了。科干班班主任丁开军用这样的词语描写了龙溪的亲身感受。

  天山公园 下天山品牌之源

  下天山是红联村的一个组,曾经也是红联村最富裕的地方,因地势险陡,山势高大,云雾天气如同在天上一般,因而住在上面的人要穿过云雾,下到平地,因此得名下天山。

下天山一角

  这里的坡高500米左右,从上而下有着看似90度角的样子,上下天山必须得经过杨叉坡,此坡原来不紧陡险,而且路窄,走起来要十分小心。下天山人盼望了多年的盘山公路,也将在这次的精准扶贫中得以实现。科干班学员一行沿着新开凿出来的毛坯公路而上,把周围的山岚看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不远出在附近有名的龙岩寨更是清晰可见,险要的地势与神秘的山洞豁然影现,更是让你猜测着洞内到底是不是真有朱元璋皇帝的宝剑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周围山峰的雾纱,就像一条条彩带一样拥凑着她。而这些薄雾一直从远处的太平山牵引到下天山这边,沿途的景色无不像是将山下的溪水台升到半山腰上的景象。此时,顿有种站在天宫之上的感觉。

学员们正行走在下天山的乡村小路上

  下天山气候宜人,山清水秀,这里有板栗、柑橘、花生、釉子、柿子、核桃、剁辣椒、腊肉、土鸡、蘑菇、小鱼等等一大堆土特产。就像一盆金灿灿的黄金、又像一盆样样俱全的宝地。虽然没有外界的繁华,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安逸。各种果树更是家家户户分布、葱葱郁郁,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山上梯田成群,土家木屋原始自然,水库里更是小鱼成群,飞鸟成群,俨然的一个天山公园。

学员景文茵为下天山柿子做起了模特

  科干班的学员们自己采摘柿子、柚子,品尝着下天山腊肉与小鱼以及各种土特产,可谓是大饱口福,一位90多岁的老人见到科干班学员正在为她拍照,很是愉悦。老奶奶说,她不愁吃穿、不愁没钱用,感谢党政策好,让她看到了下天山的未来。

  与民同乐 挖红薯上演《乡长的担子》

  挖红薯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功课,但是对于科干班的领导们很多还是头一回体验,通过割红薯藤,挖红薯地、挑红薯到农户家中,让大家真切体验老百姓种植的粮食是如何的来之不易。

学员们正在帮一农户挖红薯

  金岩土家族乡乡长卓广也是本次科干班成员之一,眼见各位学员挖好的红薯堆满了两大箩筐,他毫不犹豫的上前挑起了重担。虽然步履蹒跚,但最终顺利将一担红薯送到农户家中,完成任务。

金岩土家族乡乡长卓广正挑着红薯送往农户家中

  当地农户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一个劲地给年轻的卓乡长点赞。卓广自己也表示,学习就要能真正的接地气,不搞形式,不摆拍镜头,争取做到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绝对落地,真实存在。担子挑在肩上就是一份责任,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挑起大任。

  访困问需 感动乡亲

  45岁的杨钢军因病患瘫,家中只剩下72岁的老母亲与两个相依为命的小孩,科干班学员一起走进杨钢军的家中,见到瘫睡在凉椅上的杨钢军根本无法起身,大家自己动手搬起椅子与其交流,向他了解家庭情况,并送上学员们自己捐献的慰问金。

学员们在杨钢军家中了解情况

  68岁的杨朋成家中更是一贫如洗,家中91岁的母亲见到科干班学员来到,赶紧将自己居住的快要倒塌的房门打开,取出家中椅子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落座,听到大家的嘘寒问暖,老人家很是感叹。虽然有两个儿子,但都因病落下后遗症,导致家中一贫如洗。

学员们在杨朋成家中了解情况

  随后,科干班学员一行还对其他贫困户展开了调查与慰问。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生活中的难题。

  对症下药 开辟致富新门路

  通过几天来的观察体验,学员们在与村委召开座谈会上,纷纷踊跃发言。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武斌也在座谈会上提出,由于村里劳动力少、农民种田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种田效益低、农业投入成本高的实际情况,建议扶持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深加工企业,打出品牌,发展以黄花菜为主的经济农作物,形成规模。同时与龙溪、天山公园相互映衬,实现乡村旅游与农副特产、农家乐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一个独具一格,别有风味的乡村旅游新特色。

学员们一起与村支两委座谈

  红联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政策,要确实将农民组织化、土地股份化、农业产业化、产权资本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发挥有利的地理环境为脱贫致富找到新门路。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扶贫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