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攻坚乡村行】旅游劲风吹进黄甲岭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桂爱广 编辑:盛学运 2017-08-30 09:55:11
时刻新闻
—分享—

  黄甲岭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座岭。是江永县一个千年瑶族古村的村名,而且还是个贫困村,是市住建局的扶贫点。因为村里有两户贫困户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这才有幸让我走进了千年古村黄甲岭。

  车下道贺高速石岭站,沿着与江永县城的连接线驱车5分钟,千年古村黄甲岭,恰似一幅景色秀丽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老村支部书记和扶贫队长的陪同下,我们沿着平坦光溜的石板小道走进村中。

  黄甲岭村现存明清古建筑群200多幢,达20000多平方米。有体现忠孝仁义的敬义堂,为福、禄、寿三进布局,前后36级台阶,气势磅礴;有体现学风鼎盛时的进士牌楼,为十二柱五楼式构造,仍保存着飞檐斗拱和一层屋顶,彰显该村曾出了1名状元,5名进士的辉煌历史。至今,该村还传承着游乡、傩戏、唱大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古村中转悠了两圈,发现只有十几幢古居里住着老人、妇女和小孩,非常清静。老支部书记介绍,这些年因古居陆续破损,又缺乏修缮技术,不少原住户已在古村外修建了红砖房,我结对的两户贫困户就在其中。

  从古村中出来,我不禁寻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黄甲岭村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同时拥着规模宏大,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群,为何还头顶贫困村的帽子?

  扶贫队长把我引到村活动中心。他介绍说,黄甲岭村人多田少,缺乏致富的产业,村民主要以农作物收入为主,村里无集体资金收入,基础设施条件差,是致贫的主要原因。目前扶贫队已筹集900多万元资金用于修水渠、机耕道、村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优化产业结构,经济作物以烤烟、柑橘为主,已种植烤烟500亩、柑橘1200亩。发展贫困户集中入股的家庭养牛、羊农场,已有2000头规模。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2个。村集体建成了60千瓦光伏电站,已发电并网,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更让我惊喜的是,他将《黄甲岭国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黄甲岭千年瑶族古村旅游开发规划》和一叠申报资料递到我的面前。我仔细翻看,规划细腻,操作性极强。已获省建设厅60万元的启动资金,今年国家传统村落申报成功,将获得国务院1000万元的保护开发资金。古村旅游开发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听完扶贫队长的详细介绍,我心中的疑团早已释然。在去走访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路上,我的步子轻快多了。仿佛一个以古村旅游为龙头,传统产业为依托,既古韵又现代,已摘了贫困帽子的黄甲岭就在我的眼前。

  (作者系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 桂爱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扶贫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