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落实“精准扶贫”需要“精准监督”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曲征 编辑:宋沛珊 2018-01-31 15:45:50
时刻新闻
—分享—

 “想不到政府对我们孩子上学有这么多优惠政策,上次你们来我家后第三天,学校就把孩子的补助金发下来了,真是太感谢了……”贫困户陈大姐拉着前来回访的镇纪委干部的手说。与陈大姐家孩子同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七中学就读的,还有其他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家的孩子,他们近日也领到了学校发放的2016年秋季高中生学杂费补助金,共计10398.7元。(1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6年的补助金,怎么隔了这么久才下发?原来,2017年7月,秀屿区纪委开展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百日攻坚战”,镇纪委对陈大姐进行入户访查时,发现她家孩子2016年的学杂费补助金还没到手,该区纪委调查组查阅了学校账目,竟发现10398.7元补助金仍躺在账上“睡大觉”!

  顾名思义,补助金是用于救济贫困家庭、低保家庭的救急、应急款项,倘若这种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就不能及时救助学生,也就完全起不到救助作用。在本事件中,倘若当地纪检部门没有开展针对扶贫工作的精准监督工作,那么,这个补助金几时能够发到学生手中真的不好说,最终说不定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甚至沦为学校“小金库”。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尤其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向基层群众倾斜,各种利好的优惠政策、扶贫政策成为提升基层贫困群众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成为增强底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指数的主要手段,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却常常毁在基层部门行动迟缓、不作为甚至权力自肥的“小九九”上,也即毁在“最后一公里”上。对于应该及时发放的补助金、救济款,有的迟迟不予发放,最后甚至不了了之;有的“雁过拔毛”层层克扣,到了贫困群众手里已是“漏网之鱼”;还有的干脆被基层发放者存进账户,成为基层部门的“小金库”。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而实际上,不只是学生补助金,其他各种具有优惠政策性质的救济款、扶贫资金,也常常遭遇这样的厄运。也因此,各种扶贫政策的出台固然重要,而扶贫款项如何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扶贫对象手里,同样是需要充分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要有制度保障。拿本次事件涉及的学生补助金来说,上级不能仅仅拨款了事,还应该出台发放细则,比如要求学校公布扶助名单,让受助学生知晓自己是被补助的对象,还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知晓,不能让学生与家长都蒙在鼓里。另一方面,要给发放时间设置一个最晚时限,一旦超越了时限尚未发放,就要对发放负责人实施处罚。处罚方式不能偏软,不能仅仅给个党内警告甚至轻描淡写地来个“约谈”,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迟缓、拖沓、工作不作为付出沉重代价。

  年终岁尾,又到了各种扶贫政策兑现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精准监督来促使精准扶贫真正落实到位,防止扶贫政策毁在“最后一公里”上。既要制度跟进并实施精准监督,又要严惩扶贫工作不到位现象,以儆效尤。

  文/曲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扶贫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