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一帮一”,扶出“内生力”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继勇 编辑:李香枝 2018-11-16 09:06:49
时刻新闻
—分享—

  从2013年起,河北省邯郸市就开始探索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模式,在扶贫工作中,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广大机关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建立帮扶关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9万名机关干部参与了“一帮一”帮扶活动,26860户困难民众实现了脱贫。(11月15日《人民日报》)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国各级各地区党委政府殚精竭虑为贫困民众寻找致富良方。在部分贫困地区,先后涌现出了一些先进的帮扶经验,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驻村帮扶,与贫困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发运用扶贫软件,通过“互联网+”模式,让现代网络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而邯郸市的“一帮一”帮扶模式,更是扶贫工作的一大创新,极大催生了帮扶干部和困难民众的“内生力”,也为今后进一步顺利开展扶贫工作服下了“定心丸”。

  前段时间,笔者到基层参与扶贫工作的督导检查,发现在个别贫困地区,部分困难民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披着贫困户的“外衣”,却不思进取,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反正有政府“一条龙服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而帮扶干部的扶贫任务由于没有分解到个人,干部“捆绑式”开展帮扶工作,看似人人“责任重大”,实则责任“高高在上”。加之帮扶干部的人事变动原因,新任干部接手扶贫工作后又要“从零开始”,造成扶贫工作“断层”,进而致使扶贫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原地踏步”。

  而河北省邯郸市的 “一帮一”帮扶模式,将帮扶任务“包干到户”,具体到人。一方面,对于帮扶干部来讲,扶贫工作干得好,可以记功奖励,提拔重用,反之则要承担工作不力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一帮一”的帮扶模式,实行“帮扶对象不脱贫、结对干部不脱钩”,帮扶关系更加稳定,困难民众心里更有底气,扶贫工作才更有“内生力”。

  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在扶贫工作中,“一帮一”帮扶模式,将扶贫干部和困难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精诚协作、团结一致,既增强了干群关系,也为贫困民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地区不妨也借鉴其有益经验,将“一帮一”帮扶模式选择性地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为脱贫攻坚工作助上一臂之力。

  文/刘继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扶贫频道首页